轴向手性联苯噁嗪:开启高效圆偏振有机电致发光的新篇章
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,显示技术的创新一直是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。其中,圆偏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(CP-OLEDs)因其在3D显示和信息加密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。然而,实现高效、稳定的圆偏振发光材料一直是这一领域的技术瓶颈。最近,基于轴向手性联苯噁嗪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(MR-TADF)材料的出现,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基础背景知识
1. 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(MR-TADF)
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(MR-TADF)是一种新兴的有机发光材料,其通过分子结构的设计实现高效的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利用,从而显著提高发光效率。与传统荧光材料相比,MR-TADF材料具有窄带发射、高量子产率等优点,尤其适用于高分辨率显示技术。近年来,随着对超窄带发射和高效率显示需求的增加,MR-TADF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。
2. 圆偏振电致发光(CP-OLEDs)
圆偏振电致发光(CP-OLEDs)是一种能够发射圆偏振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,广泛应用于3D显示、信息加密和防伪等领域。与传统的线偏振光相比,圆偏振光具有更好的抗反射性能和立体视觉效果。然而,实现高效、对称的圆偏振发光需要材料具备良好的手性光学特性和高发光效率。
3. 轴向手性材料
轴向手性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手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,其手性中心通常位于分子的轴向位置。这种结构赋予材料优异的圆偏振发光性能,使其在CP-OLEDs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轴向手性联苯噁嗪基MR-TADF材料的创新设计
在最新的研究中,研究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三对具有轴向手性的CP-MR-TADF分子:(R/S)-BIPNX-BN、(R/S)-8H-BIPNX-BN和(R/S)-8H-BIPTZ-BN。这些分子通过将联苯骨架与经典的B/N包埋的多环芳烃融合,巧妙地引入了手性中心。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MR-TADF材料的高效率特性,还通过手性中心的引入实现了高效的圆偏振发光。
实验结果显示,这些材料的发射光谱集中在蓝光区域,峰值分别为481 nm、487 nm和491 nm,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达96%,显示出极高的发光效率。此外,通过引入硫原子,材料的自旋轨道耦合(SOC)得到了显著增强,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效率。
高效的圆偏振电致发光性能
将这些轴向手性联苯噁嗪基MR-TADF材料应用于CP-OLEDs中,研究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。这些材料在器件中表现出对称的圆偏振电致发光光谱,外量子效率(EQE)高达26.3%,这一效率在当前的CP-OLED领域中处于领先水平。此外,这些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特性,这对于实际器件的应用至关重要。
理论计算与合成路线
研究团队不仅在实验上验证了这些材料的优越性能,还通过理论计算进一步优化了分子结构。理论计算表明,这些分子具有高度对称和平面的分子结构,低结构重组能和较小的单三线态能级差(ΔE_ST),这些特性使得材料在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。此外,研究团队还详细描述了这些材料的合成路线,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能。
未来展望:高效CP-OLEDs的新思路
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显示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突破极限。轴向手性联苯噁嗪基 MR-TADF 材料的出现,为圆偏振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。这些材料不仅在光学性能上表现出色,还在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特性上展现出巨大的优势。
参考资料
多重共振TADF分子的设计策略
基于轴手性联苯吩恶嗪的热激活延迟荧光(TADF)
南京大学基于轴手性发光材料和器件方面取得新进展
用于高效窄带圆极化电致发光的轴向手性联苯 MR-TADF 对映异构体Axially chiral biphenoxazine-based multi-resonanc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s for circularly polarized electroluminesce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