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【JACS】19.08%的PCE和80.09%的FF,CF3-功能化侧链在有效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

总结

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CF3-功能化侧链的非富勒烯受体(NFA),通过引入不同长度的CF3-端基侧链,显著增强了光伏性能。特别是,基于CF3-(CH2)2的有机太阳能电池(OSC)实现了19.08%的光电转换效率(PCE)和80.09%的填充因子(FF)。

image.png

摘要

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富勒烯受体(NFA)设计,通过引入CF3-端基侧链(CF3-(CH2)n,n=1, 2, 3),实现了显著的光伏性能提升。通过系统的光学、光伏、电化学、热学和晶体学研究,发现CF3-端基侧链引入了新的分子间相互作用,显著增强了电荷迁移率和光伏性能。单晶衍射分析揭示了独特的二维网状晶体结构,CF3-端基与NFA核心F取代基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电荷迁移率。特别是,CF3-(CH2)2基OSC表现出最平衡的性能指标,实现了19.08%的PCE和80.09%的FF。这些结果表明,将CF3-端基侧链引入其他OSC共轭组分中可能会加速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发展。

image.png

研究结果分类展示

合成与表征

  • 合成方法:通过Mitsunobu反应合成CF3-侧链取代的BTA化合物,随后通过Stille交叉偶联和Cadogan环化反应合成最终的YnCF3产品。
  • 表征方法:利用1H-/13C-/19F NMR光谱和MALDI-TOF质谱确认化合物的化学纯度和身份。

image.png

光物理性质

  • 吸收光谱:YnCF3在溶液和薄膜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744-751 nm和827-839 nm,吸收系数为1.45×10^5至1.53×10^5 M^-1 cm^-1。
  • 电子能级: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,YnCF3的HOMO/LUMO能级分别为-5.66/-4.00 eV(Y1CF3)、-5.64/-4.00 eV(Y2CF3)和-5.63/-4.00 eV(Y3CF3)。 image.png

晶体结构

  • 晶体密度:YnCF3晶体密度高于Y6,范围为1.128至1.256 mg/mm^3。
  • 晶体结构:单晶衍射分析显示,YnCF3晶体具有二维网状结构,CF3-端基与芳基-F原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了分子聚集。

光伏性能

  • 光电转换效率(PCE):Y2CF3基OSC实现了19.08%的最高PCE,V_OC为0.862 V,J_SC为27.64 mA cm^-2,FF为80.09%。 image.png

  • 稳定性:YnCF3基OSC在200小时最大功率点条件下保持了88.7%至90.7%的初始PCE,表现出优异的操作和热稳定性。

image.png

这项研究展示了CF3-功能化侧链在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中的巨大潜力,为未来的太阳能电池材料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详细信息可以在这里找到。

参考文献

https://doi.org/10.1021/jacs.4c134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