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【Angew. Chem.】单线态氧产生效率是目前最好材料的3.2倍!!新型pH激活近红外光敏剂助力光动力疗法。

核心

本研究通过分析肿瘤微环境酸性激活的长波长光敏剂的激子动力学,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可追溯光动力治疗的新型近红外光敏剂。

摘要

在本研究中,研究人员通过设计一系列以花菁类染料为基础的长波长(约808 nm)光敏剂(LET-R,R=H, Cl, Br, I),这些光敏剂能够在肿瘤微环境的酸性条件下被激活,从而产生单线态氧(1O2),并在808 nm激光激发下实现荧光(FL)/光声学(PA)双模态分子成像引导的光动力治疗(PDT)。LET-I剂在激活后显示出强烈的光吸收和FL发射特性,并且其1O2产量是已知单线态氧最高产率的长波光敏剂ICG的3.2倍(存疑,ICG的单线态氧产率是否可以用来做标准,``原文``:````3.``2``-fold higher than that of ICG, the reported highest yield for LW PSs)。通过瞬态光谱分析和理论计算,研究人员确认了LET-I的显著提高的系间穿越(ISC)和增强的长波长荧光发射特性。FA修饰的LET-I探针(LET-I-FA)能够实现特异性靶向肿瘤的激活FL/PA双模态成像,并在极低的808 nm激光功率密度(0.2 W cm)下,无需光热能量同步,实现肿瘤的光动力消除。研究表明,通过分析激子动力学来筛选可激活的长波光敏剂,为精准PDT提供了新的策略。

细节

  • 传统的PDT存在系统性光敏性和穿透深度的限制,而长波长光敏剂(LW PSs)能够克服这些限制,特别是在肿瘤微环境的酸性条件下被激活的LW PSs,它们能够在808 nm激光激发下产生1O2,实现高效的PDT。

  • 花菁类染料衍生物作为光敏剂的优势在于其强的近红外光吸收能力、结构的灵活性以及可调整的性质。 图1. pH 活化、光物理和光化学特性。

  • LET-R光敏剂的设计基于花菁类染料骨架,引入了环己烷环以增加分子的稳定性,并通过酸性条件下的特定化学键断裂来实现光学性质的改变。 图2. 理论计算分析

  • 通过瞬态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,研究人员揭示了LET-I光敏剂的高荧光量子产率(Φf)和1O2量子产率(Φ1O2)的原理,这与I原子诱导的系间穿越(ISC)过程和放射性衰变有关。 图3. 激子动力学剖析

  • LET-I探针在体内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,能够在不引起显著体重变化的情况下,有效抑制肿瘤生长。 图4. 体外 PDT 疗效

  • 研究人员利用多模态成像技术,包括荧光成像和光声学成像,来追踪LET-I探针在体内的行为,并验证了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异性激活。 图5. 体内PDT疗效

  • 本研究的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筛选可激活长波光敏剂的方法,为光动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,并有望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。

参考文献

Liu, Y.; Zhang, J.; Zhou, X.; Wang, Y.; Lei, S.; Feng, G.; Wang, D.; Huang, P.; Lin, J. Dissecting Exciton Dynamics in pH‐Activatable Long‐Wavelength Photosensitizers for Traceable Photodynamic Therapy. Angew Chem Int Ed 2024, e202408064.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nie.20240806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