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Nat. Biomed. Eng.】🚀“4小时出结果 + 93.8%灵敏度 + 25微升血样”:一枚自供能芯片颠覆结核潜伏感染检测方式!
一、全球仍有四分之一人感染M.tb,检测瓶颈正在拖慢抗结核进度
结核病(tuberculosis, TB)作为全球头号致死性传染病之一,每年导致约160万人死亡。尽管近年来医疗体系取得显著进步,但全球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(M.tb),处于“潜伏感染”状态(LTBI),并具有5%~10%的终生进展为活动性肺结核风险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“终结结核战略”(End TB Strategy),到2035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需下降90%,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及早识别和干预潜伏感染人群。然而,当前的两种主要检测方法——结核菌素皮试(TST)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(IGRA)——均存在技术、时效、特异性或敏感性等重大局限。
IGRA虽然较TS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,但也要求在16小时内处理新鲜全血样本,并严重依赖受试者免疫系统功能。对于HIV携带者、免疫低下人群或近期接种过病毒疫苗的人来说,常常出现假阴性,漏诊风险极高。
二、从机制创新出发:ASTRA系统瞄准T细胞“激活标志”,不再死盯IFN-γ
面对这些挑战,研究者们另辟蹊径,聚焦于抗原特异性T细胞激活的早期标志物检测,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检测策略:ASTRA系统(Antigen-Specific T-cell Response Assay)。其最大的创新在于:
- 不再仅依赖IFN-γ的释放作为判定阳性指标(这是IGRA最易失效的一环);
- 转而检测CD4和CD8 T细胞表面两种激活标志蛋白:OX-40(CD134)和4-1BB(CD137);
- 这些标志物能在细胞识别M.tb抗原后于数小时内表达;
- 且表达过程不受HIV引起的IFN-γ基因甲基化抑制影响,在免疫抑制人群中依然能保持稳定检测能力。
通过微流控芯片技术,研究团队将ASTRA设计为“全流程集成”系统:血样进入后即可在封闭芯片中完成细胞捕获、抗原刺激、染色和图像读取,无需高端设备或专业人员。
三、检测4小时完成,准确率直追或超越IGRA
团队在越南、斯威士兰(Eswatini)、美国休斯敦和新奥尔良开展了多中心临床验证实验,涵盖了HIV阴性、阳性、活动性结核患者、潜伏感染者和健康对照人群。
结果显示:
- 在HIV阴性人群中,ASTRA的诊断灵敏度为92.8%,与IGRA相当;
- 在HIV阳性人群中,ASTRA的灵敏度高达93.8%,显著优于IGRA的67%;
- 总体阳性样本检测用时仅4小时,而IGRA通常需要24~48小时完成;
- ASTRA特异性可达100%,无健康个体被误诊为阳性;
- 且通过双标检测OX-40 + 4-1BB,远优于IFN-γ单一标志物在各类人群中的检出率。
四、自供能微流控芯片:无需电源、泵或实验室,即插即用
该系统的第二大技术亮点是设计了完全自供能的微流控芯片版本,其原理源于一种生物灵感——某些昆虫防御系统中的化学驱动泵送机制:
- 通过芯片中纳米酶(Pt-Ni颗粒)与H₂O₂发生催化反应生成气泡,驱动液体在芯片中流动;
- 二层滑轨式芯片设计,用户手动推拉即启动反应;
- 全过程无需电源、无需泵或离心设备;
- 与传统IGRA相比,仅需25微升指血即可完成检测,适用于低资源地区一线人群筛查。
五、整体工作流程:“1步采血 + 1步混合 + 1步推拉 = 4小时完成结核感染判断”
ASTRA自供能芯片将所有环节浓缩至一个巴掌大小的结构内:
- 血样经过管道进入被固定有抗体的反应区;
- 蛋白抗原(如CFP-10与ESAT-6)刺激T细胞;
- 激活后的T细胞表面OX-40和4-1BB表达增强;
- 荧光标记抗体结合上述蛋白;
- 滑轨启动,纳米酶驱动液体流经清洗区和信号读取区;
- 通过便携显微仪读取信号即可给出阳性/阴性判定。
六、多群体真实对照验证:复现高风险人群的真实场景
在非洲斯威士兰高流行区共检测了44例临床样本:
- ASTRA对TB或潜伏感染者的总体检出率为93.3%(28/30);
- 包括所有HIV合并结核感染者的检出率达93.8%(15/16),而IGRA只有62.5%;
- 未发现健康对照出现误判,说明ASTRA具备很高的特异性;
- 对于IGRA阴性的结核病患者,ASTRA依旧能给出阳性判断。
此外,在美国休斯敦与新奥尔良等地的对照实验中,ASTRA能复现6例IGRA阴性却临床明确为TB的样本阳性结果,提示其对于IGRA“失效盲区”的有力补充。
七、临床扩展性与前景:不仅用于结核,或可推广至多种感染性与自身免疫病筛查
ASTRA系统所代表的不仅是结核筛查方法的一次技术升级,更是一种基于T细胞功能状态原位检测的普适性免疫分析平台。
作者在论文中明确提出,未来该系统可推广至:
- 其他感染病的快速检测,如COVID-19、流感、乙肝、登革热等;
- 肿瘤免疫疗法评估:如CAR-T治疗前后T细胞功能检测;
- 疫苗接种响应评估;
- 慢性炎症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状态判读。
八、结语:“从1/4人口的结核潜伏挑战,到全球新范式筛查方案”
在全球范围,低资源地区往往才是结核病流行最严重、传播速度最快、人群最脆弱的区域。而恰恰是这些地方——缺乏电力、实验室、熟练检验人员。
ASTRA的最大意义,就在于为这些“没有实验室的角落”提供了高质量、低门槛的结核筛查工具。
它解决了:
- 采样困难(仅需25微升指血);
- 电力依赖(自供能系统);
- 操作复杂(全流程集成芯片);
- 成本过高(纳米酶替代酶制剂);
- 技术失效(在免疫抑制人群中灵敏度不降反升)。
而这一切,只用到了——两个T细胞激活蛋白的组合信号 + 一个微型滑动芯片 + 一次指尖血采样。
从检测效率(4小时)、灵敏度(>93%)、样本需求(25μL)、操作便捷性(全自动)到适用人群广度(免疫受损人群亦可)——这项研究为未来全球抗结核努力搭建起了一块坚实的技术基石。
参考文献
Ning, B., Chandra, S., Pan, Y. et al. Self-powered rapid antigen-specific T-cell response assay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s. Nat. Biomed. Eng (2025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51-025-01441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