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ACS】突破了传统结晶ML材料的局限,新型有机机械发光材料实现了多色机械发光
简介
本文介绍了一系列无定型有机机械发光材料(ML材料),通过引入灵活的骨架和扭曲的供体-受体-受体结构,增强偶极矩和灵活性,能够在无定型状态下展示多色机械发光,突破了传统结晶ML材料的局限。
摘要
机械发光材料能够将机械能转换为可视化的光模式,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。然而,目前大多数ML材料依赖于特定的结晶结构,限制了其加工性和实际用途。本文介绍了无定型有机机械发光材料BPONs,通过设计灵活的分子结构和短程分子有序化,成功在无定型状态下实现了多色机械发光。这些材料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,可轻松原位再生和加工,解决了传统结晶ML材料的局限性,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研究结果与讨论
设计、合成与表征
BPONs分子设计采用了双苯胺衍生物、苯甲酮和二苯基膦氧化物作为供体和受体单元,通过两步偶联反应合成,结构和纯度通过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手段证实。这些材料在无定型状态下展现了明亮的光致发光(PL)和机械发光(ML)性能,量子效率达22.3%至51.5%。
分子结构与聚集行为对PL和ML性质的影响
BPONs的ML与PL光谱完全重叠,表明二者源自相同的激发态。无定型BPONs薄膜在机械刺激下显示出明亮的多色发光,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其在ML过程中保持无定型状态。BPON-2分子的柔性框架和供体-受体结构调节了分子构象,影响了电荷转移(CT)特性和激发态行为,从而实现了延迟荧光(TADF)现象。
PL和ML过程中超快动力学分析
飞秒瞬态发射光谱分析显示无定型BPON-2在机械刺激下产生快速内部转化和激发态松弛,揭示了短程分子有序化在无定型ML中的关键作用。
无定型ML行为和机械刺激后的光物理变化
无定型BPON-2在机械刺激后逐渐过渡到结晶状态,通过应用压力和温度依赖的极化测试,证实了机械刺激诱导的短程分子有序化机制,并通过交叉偏光显微镜观察到局部有序结构的形成。
结论
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多色机械发光的无定型有机材料BPONs,通过机械刺激诱导短程分子有序化,实现了在无定型状态下的机械发光。这一发现为开发柔性ML薄膜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,为未来ML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。
参考文献
Xie, Z.; Deng, H.; Ge, X.; Chi, Z.; Liu, B. Mechanoluminescence from Amorphous Organic Luminogens. J. Am. Chem. Soc. 2025, jacs.5c00894. https://doi.org/10.1021/jacs.5c0089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