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ACS】5大亮点!电化学合成解锁Anti-Kasha三重发光与长余辉室温磷光
1. 背景与目标
近年来,反Kasha发光、光敏感材料和超长室温有机磷光(UORTP)材料因其在生物成像、信息安全、光电器件等领域的潜力而备受关注。但传统合成路径常依赖复杂试剂、贵金属催化或多步低效流程,亟需绿色、高效的新策略。
2. 分子设计策略
- 骨架选择:以苯噻嗪-吡啶铵盐为核心,结合DFT计算,确保相邻激发态间大能隙(S₃→S₂ 0.67 eV,S₂→S₁ 0.55 eV),实现三重发光竞争内转换。
- 磷光需求:构建UORTP分子(5a),设计ΔE_S1T1 ≈ 0.31 eV,增强自旋轨道耦合,抑制反向ISC,保障超长寿命余辉。
3. 高效电化学合成
- 催化体系:RuCl₂(p-cymene)₂(5 mol %)、NaOAc,电极Pt/碳毡,HFIP/H₂O/DCM (3:1:1),60 ℃,3 mA。
- 合成流程:
- 6 h电化学Annulation,产物3a得率64%;
- 延长至24 h,产物4a得率83%;
- 优势:一次C–H活化/环化,无须金属氧化剂,生成H₂气,无毒废弃,工艺简洁易放大。
4. 卓越光学性能
- 三重发光:双重荧光叠加室温磷光,光谱覆盖可见到NIR区;
- 光敏响应:背景暗态下红移明显,可做光调色;
- 持久余辉:UORTP材料展现秒级至分钟级长寿命,适合夜光标识及安全防伪。
5. 多场景应用
- 细胞成像:三通道发光强度比成像,实现线粒体靶向与超分辨监测;
- 信息加密:利用光敏红移与长余辉特性,可构建二进制编码追踪;
- 光电器件:在数据存储、光学传感及智能显示方面具备广阔前景。
6. 未来展望
电化学合成策略为构建新型有机发光框架提供低碳、高效解决方案,后续可扩展至多功能生物传感、术中导航及工业规模化生产,助力下一代智能光电与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产业化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