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【JACS】3种化学键对抗超级细菌:一项关于光动力疗法的突破性研究

抗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。近期《美国化学会志》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通过调控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类型,显著提升光动力疗法(PDT)抗菌效果的新策略。

image.png

🌟研究亮点:三种化学键,谁最强?

研究团队设计了三种光敏剂(PS)——PS-S⁺(含C–C键)、PS-D⁺(含C═C键)和PS-T⁺(含C≡C键),用于比较其在光照下生成活性氧(ROS)的能力。结果显示:

  • PS-D⁺表现最优:尽管其单重态与三重态之间的能隙最大,理论上不利于能量跃迁,但其柔性C═C键在白光照射下引发分子非共面振动,显著增强了ROS生成,尤其是Type I型自由基类ROS
  • Type I机制更适合抗菌:相比依赖氧气浓度的Type II机制,Type I机制在缺氧环境(如细菌生物膜或肿瘤微环境)中依然高效,具有更强的杀菌能力。

image.png

🧪机制解析:柔性双键如何激发更强ROS?

研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和光谱实验发现:

image.png

  • C═C键的柔性使分子在光照下产生更剧烈的振动,形成非共面结构;
  • 这种结构有助于缩小激发态能隙(ΔE_S-T),促进单重态向三重态的跃迁(ISC),从而提高ROS产量;
  • 虽然PS-D⁺在白光下无法发生顺反异构化,但其分子振动仍优于其他两种结构。

image.png

🩹应用前景:可持续抗菌纤维助力伤口愈合

研究团队将三种PS分别制成抗菌纤维,并用于小鼠伤口敷料实验,结果表明:

image.png

  • PS-D⁺纤维抗菌效果最强,在体内外实验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杀菌能力;
  • 纤维通过湿法纺丝制备,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和生物安全性;
  • 有望替代传统抗生素敷料,成为新一代可持续、低耐药性的医疗材料。 image.png

image.png

🧠科学启示:结构决定机制,机制决定疗效

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C═C键在提升Type I型ROS生成中的关键作用,为未来光敏剂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。通过精准调控分子结构,可实现更高效、更安全的抗菌治疗。

参考文献

Guo, F.; Yoo, J.; Zhang, Q.; Zhao, Y.-T.; Hong, S.; Zhou, Z.-M.; Zhu, Z.-Y.; Jang, H.; Yi, C.-H.; Wang, Z.; Kim, J. S. Flexible Double Bonds-Enhanced Photodynamic Therapy toward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. J. Am. Chem. Soc. 2025, 147 (31), 27932–27948. https://doi.org/10.1021/jacs.5c0726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