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JACS】6.4倍荧光增益!CB7–P-ARose超分子复合点亮超分辨成像
一、研究背景
传统超分辨荧光显微镜需要可控“关–开”式探针,以降低背景并实现多重标记。然而市售染料大多“常亮”或调控幅度有限,难以满足亚细胞水平的背景抑制与通道复用需求。
二、分子设计亮点
- 主体:葫芦[7]脲(CB7)
- 水溶性高(5–30 mM),结合亲和力10^4–10^15 M^−1
- 极性入口与疏水腔体适合正离子配体嵌入
- 客体:新型罗沙明染料P-ARose
- 在游离态下通过“中间芳基”构筑自我猝灭结构
- 引入季铵键位于meso-苯环,实现与CB7强结合
三、超分子复合化机理
- P-ARose孤立时,4′-N,N-二甲基氨基诱发双色体效应,荧光被有效猝灭。
- 与CB7结合后,主体腔体包覆芳基,阻断猝灭途径并抑制扭曲电荷转移(TICT),实现荧光“关–开”切换。
- 复合态稳定性高,解离常数低至10^−15 M,保证活体应用中的持续开灯效应。
四、光学性能显著提升
- 荧光强度:结合后亮度提升6.4倍;
- 量子产率:从游离态的微弱发光提升4.2倍;
- 光稳定性显著增强,适合高功率STED照射。
五、细胞与超分辨成像应用
- 功能化:P-ARose可通过HaloTag配体或NHS酯偶联至蛋白质/抗体;
- 原位标记:未结合时背景信号极低,加入CB7后瞬时点亮;
- STED成像:在同一检测通道内实现多靶点伪双色顺序采集,分辨率突破衍射极限。
六、前景展望
- 额外新通道:非共价调控为超分辨多重成像提供全新切换策略;
- 可扩展:更换客体或主体有望实现可见–近红外全谱段荧光调控;
- 生物医学:未来可用于活体成像、疾病早筛及超分辨活细胞动态监测。